(一) 動物罹患狂犬病的臨床症狀 ? 該如何辨認可疑的動物 ?
患病動物的臨床表徵可分為(1) 狂暴型( furious type )(2) 麻痺或遲緩型( paralytic or dump type ),以下依據動物別簡述:
1. 犬:出現行為改變、停止吃喝,喜歡獨處、頻尿、不安、畏光、神經質具攻擊性,無目的亂叫及咬東西、全身痙攣與走路不穩,以及流口水及害怕喝水的症狀。最後會全身麻痺,昏迷死亡。
2. 貓:類似犬,但症狀比犬更狂躁。一般症狀出現後 2-4 日即全身麻痺而死亡。
3. 牛:潛伏期長,通常大於 25 天而小於 150 天,主要的臨床表徵屬於麻痺或遲緩型。
4. 其他常見家畜:馬 、 綿羊 、山羊的臨床表徵與牛相似。
5. 野生動物:大多數的野生動物表現出來的臨床表徵與犬相似,屬於狂暴型,潛伏期不一,但通常感染後大於 10 天而小於 6 個月即會出現臨床症狀。但亦有部分動物為遲緩型。
(二) 那些疾病之臨床症狀與狂犬病相似?如何分辨?(獸醫師參考)
狂犬病以外之感染性與非感染性腦炎 ( 見下表 ) 均會造成類似狂犬病之臨床症狀。其中最常見到的是犬瘟熱,犬瘟熱在臨床上會有抽搐式的咀嚼、焦躁不安、易怒,以及全身性抽搐,這些症狀通常是週期性出現。至於狂犬病,動物對外界刺激之反應與攻擊性行為都會逐漸加劇,且通常在 7 天內就會進到疾病的最後階段─麻痺與死亡,整個過程都不會出現週期性症狀,與犬瘟熱截然不同。
|
相似症狀 |
區別診斷 |
犬瘟熱 |
強烈的抽搐式咀嚼、焦躁不安、易怒,以及癲癇式抽搐 |
(1) 犬瘟熱的神經症狀呈週期性發生,而在狂犬病,這些症狀是累進的,且若受到外界刺激更會併發攻擊行為。在狂犬病抽搐是在接近死亡時才會出現。在犬瘟熱與其他腦炎,這些症狀如抽搐會呈週期性,全程都會出現,且不太會出現攻擊行為。 (2) 感染犬瘟熱通常會有呼吸道症狀,如鼻腔和眼睛出現膿樣分泌物,常伴隨間質性肺炎,且會出現嘔吐、下痢、消瘦、食慾不振及脫水。 (3) 感染犬瘟熱常見鼻部和腳掌有過度角化、全身性皮膚角化異常伴有大量皮屑及牙齒琺瑯質發育不全。 (4) 診斷可進行實驗室檢查及市售商品化之犬瘟熱病毒檢驗套組,或採取口鼻分泌物進行 PCR 檢測犬瘟熱病毒。 |
破傷風 |
牙關緊閉、全身性痙攣、肌肉僵直、、角弓反張、呼吸抑制等,最後死亡 |
(1) 無恐水症或過動。 (2) 腦脊髓液及腦電波檢查正常。 |
假性狂犬病 |
厭食、浮躁不安、過度流涎、興奮過度、持續的狂吠、呼吸困難 |
(1) 程度不一的神經症狀出現於病程末期 ( 感染 48 小時以內 ) ,病畜通常在神經症狀出現後不久即死亡。 (2) 動物會有劇癢自殘的症狀,且有紅斑和潰瘍性的皮膚症狀。死亡速度非常快。 |
鉛中毒 |
輕癱、麻痺、震顫、發抖等神經症狀 |
(1) 有無接觸毒物的病史。 (2) 血檢可見嗜中性球增加、中度貧血、紅血球呈嗜鹼性。 (3) 可由血中鉛濃度增加及對螯合劑的反應來確診。 |
咽部異物 |
麻痺型狂犬病的咽部麻痺 |
(1) 進行口腔檢查並移除外來物體。 (2) 觀察有無其他臨床神經症狀,如有無狂犬病的易怒及狂暴的攻擊行為。 |
(三) 人和動物感染後一定會發病死亡嗎 ? 多久會死 ?
1. 人的潛伏期一般為 2 到 8 週,通常在 20-90 天之間,亦可短至 10 天,長至 8 個月甚至數年。期間長短取決於依年齡、咬傷部位、傷口之嚴重度、咬傷動物之種類,侵入狂犬病病毒之量及其毒力。從開始發病到死亡通常只有 2 到 3 週,但目前因為醫學進步,當遭患病動物感染後,盡快使用暴露後預防性投藥( post-exposure prophylaxis )治療,包括施打人類狂犬病免疫球蛋白( Human Rabies Immunoglobulin, HRIG )和一個月內注射五劑狂犬病疫苗,治癒率非常高。
2. 一般犬發病後不治療約 1 到 11 天,牛約 2 到 5 天,狐狸約 2 到 4 天,臭鼬約 4 到 9 天會死亡。